關于技術指標哪個好用
技術指標哪個好用
股票分析的技術指標有很多,僅按照大類去分,就可以分為趨勢指標、震蕩指標、量能指標、情緒指標等等。而一種大類指標下面,又還有很多小類,對于在技術分析上沒有足夠經驗的人來說,確實不好判斷到底哪種指標更靠譜。
其實,不僅是技術指標,就連技術分析靠不靠譜,都是有很大爭議的。因為技術指標是從過去的數據中得來的,而過去的情況能否延續到未來,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。技術分析的根基就在于相信歷史會重演,但這個根基并不怎么牢靠。
正因如此,要問什么技術指標靠譜,答案是沒有哪種技術指標是絕對靠譜的。如果真有那樣的技術指標,股市中豈不是人人都能賺錢了?或者發明這個技術指標的人,又豈會將它公開?
不過,雖然不存在絕對靠譜的技術指標,但也并不是說技術指標就完全沒用。因為股市中某種趨勢或情緒一旦形成,往往不會馬上就會完全轉向,這就讓過去的趨勢或情緒有可能在未來得到延續。
就比如房價,一旦房價的下跌趨勢形成,此時有人說房價會漲,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會相信,相反,沒買房的人會加重觀望情緒,有房要賣的人會急于把房子賣掉,從而讓房價下跌更快。
而技術指標的作用,就是根據股票的過去的情況去預測未來,所以只要過去的情況還在延續,那么技術指標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。那么,在做股票技術分析時,用哪些技術指標比較好呢?
一個就是均線類的指標,包括移動平均線以及從移動平均線衍生出去的一些指標,比如MACD、布林線等等。均線屬于趨勢指標,也是用的比較多的趨勢指標之一。作為趨勢指標,均線可以很直觀地反映出股票價格的趨勢走向及變化。
由于股票價格的趨勢一旦形成,就很難瞬間轉向,因此像均線這樣的趨勢指標,在某些時候是可以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的股價走勢的。
另一個就是成交量。在股票的技術分析上有這么一個說法,那就是其他指標都有可能騙人,唯獨成交量不會騙人。雖然這種說法有些夸張,但成交量確實是技術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指標。
因為一只股票的成交量高低,直接反映的是買賣這只股票的資金量的多少,所以,成交量完全是用真金白銀堆積起來的,有多少人愿意拿著自己的真金白銀去騙人呢?
當然,說成交量不會騙人也只是相對的,關鍵還是要看能不能讀懂成交量。
指標的哪個參數最好用
指標1:EMA均線
很多人普遍使用的均線是SMA,被稱為簡單移動平均線;而我更喜歡EMA,指數移動平均線。
為啥呢?
因為EMA的計算方式中,后面的k線價格在計算均價的時候占更大的比重。
其實對于我們交易者而言,具體的計算方式沒有必要研究太清楚,大家只要記住EMA更貼近當下的行情,交易實戰中更加敏感,而且均線的平滑度更好。
在相同的一段行情中,同樣是120的參數,行情回踩到EMA120,但是并沒有回踩到SMA120,兩者相比較,EMA更敏感。
實戰中很多交易者,喜歡等k線回踩到均線之后再進場,EMA更貼近行情,交易的機會也多。
說到這里了就再說一下均線的參數怎么選?
我覺得好用的是90, 120,150這一類均線,這跟我中庸的交易風格相關,我既不喜歡激進的行情,也不喜歡太緩慢的走勢。
小參數均線例如15,30 ,60非常貼近行情,在快速上漲和下跌中表現最好,在快行情能盈利,而且交易頻率高,在緩慢走勢中則會嚴重失效,出現連續止損。
大參數的均線例如200,300, 500,遠離行情,在緩慢震蕩上漲或下跌中表現最好。但也會錯過一些快速行情,而且反應遲鈍,行情轉向了好久才能出現轉向信號,交易頻率低。
相同的走勢中,EMA300只有一次多單交易進場的機會,而EMA60圖表中,k線頻繁上下擊穿均線,轉換多空方向。
同樣是1小時級別的k線圖表,大參數均線交易頻率低,小參數均線交易頻率高,大家根據自己交易的情況做選擇,。盯盤時間多,選小一點的參數,交易頻率高,盯盤時間少,選大一點的參數,交易頻率低。
喜歡快行情,選小參數,喜歡慢行情,選大參數。
說到這里,大家應該能夠明白,我覺得最好的均線是EMA90,120,150的原因了?其實我是選擇交易機會,行情走勢速度,交易頻率相對平衡的均線參數。
指標2:ZigZag指標
為啥ZigZag好用?
因為:“簡單”+“簡便”+“簡易”。
第一個簡單:
在圖表上加載上“Z”指標之后,指標自動識別圖表上的高低點,行情走勢的拐點一目了然。
甚至還能夠幫助我們識別一些k線的組合形態,例如:頭肩形態,雙頂雙底的形態,甚至矩形整理,三角形整理。這就讓我們的交易變的更加簡單。
第二個簡便:
例如實戰中,畫趨勢線和找重要的支撐和壓力位置,最難的點是需要交易員主觀選擇,例如:連接趨勢線的時候,兩個相鄰的點該怎么選?不同的選擇就會有不同的趨勢線,不同趨勢線就會做不同的交易。因此該怎么選擇成交易員最頭大的事情。
有了“Z”指標就很清楚了,連趨勢線的時候,就連“Z”指標的折點。
第三個簡易:
ZIGZAG指標可以非常簡易地標注一段行情走勢,幫助我們確認趨勢,還可以簡易地找出行情走勢中的第一浪,第二浪,第三浪等。
(1)交易的第一步,就是確認方向是做空還是做多。
“Z”指標折點的高低點,可以理解為趨勢第一浪的起點和終點,也就幫助交易確認了方向,而且這個方法非常簡易。
(2)行情走勢中確認波浪。
波浪理論大家都熟悉,但數浪卻有“千人千浪”的說法,每個人都有自己主觀的數浪的標準,相同的行情不同的人可以數出不同的浪。
用了“Z”指標就可以非常清楚地在圖表上找出波浪,具有一致性,方便交易。
技術指標的主要類型
1、趨向指標:又叫趨勢跟蹤類指標,主要用于跟蹤并預測股價的發展趨勢。包含的主要指標移動平均信、平均線差、指數平滑異同平均線、動力指標(動里線)、趁向指標、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、瀑布線、寶塔線。
2、反趨向指標:又叫反趨勢類指標,主要目于捕捉趨勢的轉折點。隨機指標、乖離率、變動速率、順勢指標、威廉指標、震蕩里、變動速率、相對雖弱指標、動態買賣指標。
3、量能指標:甬過成交里的大小和變化研判趨勢變化。容里比率、里相對雖弱、能里指標、里變動速率、人氣意愿指標、成交里標準差。
4、量價指標:通過成交里與股價變動關系分析未來趨勢。震蕩升降指標、價里趨勢、能里潮、里價趨勢、主力進出指標、威廉變異離散里。
5、壓力支撐指標:主要用于分析股價目前受到的壓力和支撐。布林帶、麥克指標、拋物轉向、薛斯通道、。
6、大盤指標:甬過漲跌家教研究大盤指數的走勢。張跌比率、騰落指數、絕對幅度指標、廣里沖力指標、新三價率、指數平滑廣里。
關于技術指標哪個好用相關文章:
★ 萬家財經